白平衡

白平衡是数码相机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,但在了解白平衡之前,我们先要弄清楚什么叫做色温。

色温,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色彩的温度,色彩也有温度的吗?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认为,假定某一黑体物质能够将落在其上的所有热量吸收而没有损失,同时又能够将热量生成的能量全部以“光”的形式释放出来的话,它就会因为受到的热力高低而变成不同的颜色。例如,当黑体受到的热力相当于500~550℃时,会呈现暗红色;达到1050~1150℃时,会呈现黄色;温度继续升高时,会呈现蓝色。光源的颜色成分与该黑体所受的热力温度是相对应的,任何光线的色温是相当于上述黑体散发出同样颜色时所受到的“温度”,这个温度就用来表示某种色光的特性以区别其它,这就是色温,简单来说,就是用开尔文温度(K)来表示色彩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色温现象很多,比如天然气的火焰是蓝色的,因为色温较高,而钨丝灯的光由于色温较低,呈现出黄色。这其中还有个规律,那就是色温越高,光的颜色越偏蓝;色温越低,光的颜色越偏红。以下是一张色温图:

由于人眼具有独特的适应性,我们在不同的光线下,对相同的颜色的感觉基本是相同的,不能发现色温的变化。比如在早晨旭日初升时,我们看一个白色物体,感到它是白的;而我们在夜晚昏暗的灯光下,看到白色物体,仍然感到它是白的。但是数码相机可没有我们人眼的适应性,它只是用数字信号存储图像信息,忠实地反映出不同色温环境造成的影像偏色。

白平衡的基本概念就是不管在任何光源下,都能将白色物体还原为白色,数码相机对在特定光源下拍摄时出现的偏色现象,通过加强对应的补色来进行补偿,使得照片的色调和我们大脑认知的颜色相一致。设置白平衡就是对拍摄环境的光源属性进行设置,使得最终拍出来的相片减少或彻底消除偏色现象。

数码相机预设了几种光源的色温,来适应不同光源的要求。数码相机一般设有白炽灯(约3000K色温)、荧光灯(约4200K色温)、直射阳光(约5200K色温)、闪光灯(约5400K色温)、阴天(约6000K色温)、阴影(约8000K色温)几种白平衡模式。当我们在不同光源环境拍摄的时候,首先要准确识别光源的种类,然后在数码相机中设定相应的白平衡模式,就可以得到自然色彩的准确还原。而且一般数码相机还有自动白平衡设置,可以适应大部分光源色温。此外,还可以手动设置白平衡。当你用手动白平衡设定时,最准确的方法就是用一张标准的白纸,让相机取景框完全充满白纸,设定在手动白平衡功能上,按相机操作说明书做一遍就可以设定完成,在现场特定的光源下就可以把白色还原正确了。有些数码单反相机除了可以进行白平衡设置外,还可以直接对色温进行设置,这和白平衡设置的原理是一样的。

(责任编辑:黄超琼)